生活與社會(中二至中三級)
本科特色
本科旨在單元教學幫助初中學生正面認識自己,提升能力應付日常和未來的挑戰,並會追求目標及抱負。更期望學生能認識香港社會及國際時事,培養學生對本地、國家及全球議題的靈敏度、興趣和關注。課程內容幫助學生掌握個人發展外,更希望學生認識香港、國家及全球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體制的基本知識和概念,幫助學生作出最能適切運用個人及社區資源的決定,讓學生成為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,從而對發展公義仁愛的社會作出貢獻。
課程銜接
知識重點
配合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三大主題課程內容:
主題1:「一國兩制」下的香港
主題2: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
主題3: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
生活與社會科(與高中公民與社會發展科課程互相配合)
中二級
- 主題一
單元25 中國政制
- 主題二
單元13香港的經濟表現
單元27 全球城市
- 主題三
單元20 國際間的相互依存
單元29 世界公民與人道工作
中三級
- 主題一
單元9 寰宇一家
單元24 中國國民的生活活
- 主題二
單元15 中國的經濟概況
單元16 中國政府在經濟的角色
單元17 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
單元26 走向世界的中國
能力重點
-
教授不同思考方法
- CAF – Consider All Factor
- 以個人、他人、社會作思考框架
- OPV – Other People’s Views
- 認識何謂持分者
- 了解不同持分者的價值取向
- CAF – Consider All Factor
-
教授不同思考方法
- PMI – Plus、Minus、Influence
- 權衡利弊及正反的影響
- PMI – Plus、Minus、Influence
-
教授不同的答題框架及技巧
- 訓練學生應對評論題
- 教授基本答題框架:引子、論點及論證、結論
- 利用段落式論點寫作五步曲:「標題句」(段旨、「解釋標題句」、「引用資料」、「引申說明」及小結(扣題)
- 擬卷時,加入一些近年公開考試的常用字眼,包括:「關注點」、「特徵」、「結論」、「表現」、「困難」、「挑戰」、「一個支持、一個反對」等。
- 透過認識不同設計圖的演繹,教授應對數據題的答題框架
- 訓練學生應對評論題
本科活動
其他連結
A) 個人與群性發展
B) 香港經濟及社會政治體系
C) 國家經濟及社會政治體系
D) 全球經濟及社會政治體系
E) 《憲法》和《基本法》參考網址